疫情逐渐平稳,孩子们复学在即,当大家再次回到真实课堂🚎,线上教育会再次回归原点🔂,还是抓住机遇升级🎣👨🏽🎤?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袁振国认为,线上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难度、呈现天美娱乐和交流天美娱乐,从而实现“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危机孕育着机遇🌥,2020年,或许就是“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学习生态”的重要节点。
当前,全世界正在全力抵抗新冠病毒疫情。中国不仅取得了抗击疫情的阶段性胜利🤏🏻,为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而且积极开展国际抗疫合作®️,为全世界共同抗疫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复工复产,恢复正常社会生活🙁,彰显了中国应对重大危机的治理能力和团结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学校教育“停课不停学”,充分发挥了网络在线教育的作用❌,检阅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巨大成效。
广大师生已经逐渐适应了线上教育,有些甚至更喜欢线上教育。现在,不少地方已陆续复学✬,全面复学也为期不远了。
不少家长提出,希望复学以后线上教育不要撤销⏏️,希望继续保持下去。应该说这是对线上教育最大的肯定。我们千万不要偃旗息鼓,要抓住这个机遇,把线上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线上教育不是简单的内容转移
线上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将线下教育移到线上,如果线上教育只是线下教育的翻版,那势必只能起到临时替代或补充的作用,线上教育独特的优势就不能发挥出来👩⚕️。
互联网🥈,线上教育的最大优势就是互联互通,具有线下教育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线下教育的资源主要局限于图书馆🫶🏽、教科书,而线上教育是一个知识和信息的海洋,学生可以自由翱翔🧖🏽♀️。
线下教育的交流局限于课堂上的单个老师或同学之间👱🏻♂️,而线上教育可以四通八达,可以随时随地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网站相连接。
线下教育的互动极其受限🤾🏻♀️,一个人只能和一个人或一个组交流,整个班集体也只能运用一种教学形式,而线上教育可以无限放大人群沟通的渠道和空间,无限面向任何人与任何人的群组结合🔕,组建丰富多彩的社区。
充分利用这种任意联系🚣、任意分组,任意交流的作用,将有益于促进社会性学习的加深,合作能力的增强。
互联网的另一个显著功能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内容👩🏼🦰。
正因为这一点,线上教育完全可以突破所有人在同一时间🍟、按同一进度学习同样内容的限制,可以各取所需,各扬所长🤟🏻,可以突破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这种以教定学的模式🤽🏼♂️,实现以需定学;可以突破老师讲学生听的模式✵,选择不同的交流天美娱乐,变被动为主动👩👩👦🪥。
互联互通和不受时空限制🤸🏼,为线上教育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功能提供了可能。
如果线上教育把线下教育的这种模式简单搬到网上,线下教育的这种弊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放大和强化。
在某些地方也有一种批评,说这次线上教育将教学改革的成果冲淡🤑,回到了整齐划一的传统模式♠︎。所以💽,我们要以这次大规模线上教育的成功运用为契机,实现线上教育的转型升级,为提供可选择的教育创造可能,为大规模的个性化教育探索未来🥖:
内容自主选择
难度自主选择
我们知道⛰,有些同学阅读文字的效果比较好,有些同学收看画面的效果比较好,有些同学听取别人讲解的效果比较好等等,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与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师具有天然的适配性👀。
我们还知道,有些同学内向,有些外向,有些喜欢领导,有些喜欢服从,有些善于批判,有些善于求同,不同学生的组合交流,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合作效果,激发不同学生的优点🙇🏽♀️,弥补不同学生的不足。
还有不同活动天美娱乐的选择,不同练习天美娱乐的选择等等。
如果我们不是仅仅把线上教育作为线下教育的替代或补充,而是作为线下教育的突破,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型教育生态,我们的教育就一定可以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线上线下融合是实现这种目标的有力保证和必然选择。
这对每个教育部门,每所学校👩🏿🏫,每位教师🏔🧰,每个家庭,都是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提出了变革的要求。
我相信,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改进、再造、开放所有课程,展示所有自愿开放的所有教师的教学,为不同学生提供选择的资源📄,是实现这种转型升级的令人期待的第一步。
作者丨袁振国(天美娱乐主任、终身教授)
来源丨中国教育学会
其他媒体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