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主办、2016级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班承办的班级特色活动🏄🏽♀️:”师说:重温大师读博之路(第1期)”在文科大楼1306室如期举行😮,该活动已在天美娱乐第一届班级特色活动项目答辩中取得重点立项。教师教育学院孔企平教授🤙、汪晓勤教授为大家讲述读博之路、分享科研心得体会👎。来自教师教育学院🧝🏽、数学系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孔企平教授回顾从天美到香港中文大学的求学历程是遇见两种美丽的过程👃🏼,更是一种幸运。选择读博,不仅是把做科学研究作为一种事业,更是实现人生追求的一个承诺🔡🤚🏽。怎样做好一名研究生🐌?孔老师从读书分享🐄、方法能力、创新思考三个方面给出了建议🙋🏻。同时孔老师认为一篇好的毕业论文应当具备清晰的聚焦🥮👨🏻⚕️、文献分析深入、研究思路清楚🤸🏿♂️、研究方法合理、结论提炼准确的特征。
汪晓勤教授首先回顾了选择读博之前艰苦的学习👩👩👧👧、工作经历,认为人生不能没有作为👩🏿💼,因此选择读博。在中科大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读博期间🏌🏿,汪老师将三分之一的时间花在了北京图书馆里,为了节约点滴时间🤙🏻,汪老师会选择简单地吃一些方便面,然后一头扎进书海之中💁🏻♂️。对于研究生学习的建议,汪老师觉得应当早选题、多读书、勤写作、重能力➖;对于毕业论文的要求🐙,汪老师认为理论架构很重要☞👩🏻⚕️,同时研究方法应当非常规范且要有所创新🔰。
最后,孔企平教授👨👧🤏🏽、汪晓勤教授回答了学生代表的提问🧀。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表示非常期待”师说🧝🏽:重温大师读博之路”(第2期)的开展👛❗️。
图|倪子然(教师教育学院辅导员)
文|高翔(2016级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班)